由于膽囊生理功能和膽石形成機理的復雜性,尤其是膽道局部解剖的復雜性,給臨床治療設置了一道又一道屏障。為掀起新一輪膽道疾病大范圍、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熱潮,提出新觀點、開發新技術,2017全國膽道疾病高峰論壇暨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膽石病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將于2017年9月15日至17日在廣東召開。
本次論壇由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膽石病專業委員會主辦,邀請到上海市東方醫院蔡端教授、成都軍區總醫院全軍普外中心主任田伏洲教授為大會名譽主席,上海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胡海教授、北京首鋼醫院劉京山副院長、武漢市普仁醫院肝膽外科吳國俊教授、廣州市番禺第二人民醫院喬鐵院長、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肝膽外科劉衍民主任、大連中山醫院楊玉龍教授,超過200名來自全國各地膽病及微創外科界的同仁參加本次高峰論壇,并對當前膽囊結石、肝內膽管結石、膽道損傷、膽道梗阻、膽道腫瘤等一系列膽道系統的難點、熱點問題,進行精彩的學術演講、討論。
膽石病診療已全面進入微創時代
據流行學報告,我國膽石疾病發病率大約為10%,膽石疾病作為一種常見多發疾病,會引起隱痛、消化不良,還會有黃疸、胰腺炎等嚴重后果,給社會和家庭帶來較重的醫療負擔。不良飲食習慣和遺傳因素是主要的發病原因,飲食油膩,不吃早飯,晚餐豐盛這些飲食習慣都是膽石疾病的誘因。一般來說女性發病率高于男性,女性主要受內分泌激素影響。同時肥胖者、年齡超過40歲、高脂飲食人群也是高發人群。
目前,外科手術是治療膽囊結石的首選方法,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外科治療的金標準。近年來,隨著腔鏡器械和技術的迅猛發展與日臻成熟,膽病治療已全面經進入了微創外科時代。在為患者解除病痛的同時,盡可能減輕對患者造成醫源性損傷始終是醫學發展的主旋律。實現手術更加微創并且能與美容的完美結合,始終是外科醫生追求的目標。從開腹到微創,從多孔到單孔,膽囊手術正經歷著一場日新月異的革命。
國內權威專家共同呼吁保膽
大會通過對近20年來在全國范圍內進行“膽囊切除術后不良反應”的調查統計,以及對20余萬例“膽囊切除術后不良反應和生活質量評價”進行詳細與深入的分析,一致認為治療肝膽結石要拋棄“一律摘膽”的傳統觀念,在患者膽囊功能尚好且符合保膽適應癥的情況下,醫者應盡力保全患者膽囊器官。不少專家還對膽囊頸部結石嵌頓、泥沙樣膽結石以及膽囊壁間結石等膽囊疑難疾病的診治,提出了新的解決辦法以及3D技術的應用。
據了解,上海、廣州、北京等地的200多位“保膽英雄”從“保膽取石”的理論基礎、臨床診療、操作技巧、術后護理及并發癥的處理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與交流。最后專家們普遍認為,在現有技術條件下,微創保膽取石已經是一項較為完善成熟的醫療技術。尤其是各種內鏡的運用,有效避免了傳統保膽取石療法的種種弊端,是一項值得患者信賴的肝膽結石治療技術。呼吁人們重視膽囊的功能,關愛膽囊健康,同時促進膽結石患者保護膽囊的意識。